Search

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's World News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文茜的世界週報》

【歌曲中見詩意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】

最近這幾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的對象都非常特別,2015年頒獎給一位白俄羅斯寫實文學的記者斯維拉娜.亞歷塞維奇(Svetlana Alexievich),2013年頒給了擅長於短篇小說的加拿大女作家孟洛(Alice Munro)。這些事情都顯示,小說不見得撰寫者必須來自於中南美洲,來自於一個孤寂的年代,這一次頒獎給巴布狄倫。

評審委員認為他的歌詞幾近於詩歌。

巴布狄倫是在美國1960年代崛起的歌手,你如果稱他叫抗議歌手,他是不同意的。我曾經看過有一個訪問,訪問者問他說,你是抗議歌手嗎?他說,我不是,那是你自己說的。接著記者問說,你最喜歡哪一個抗議歌曲?他說,你連你自己在問什麼問題,你都不知道,我為什麼要回答你?記者繼續問他,你覺得很多事情是可以抗議嗎?包括可以抗議麥克風?他是一個很特別,很討厭被貼標籤的人,所以他也不喜歡別人稱他抗議歌手。

他曾經在那個年代寫過很多反省的一些歌詞,很棒的詩一樣的歌詞。從年輕開始,他不斷地顛覆、改變他自己。當大家都想聽他彈吉他唱Blowin' In The Wind,他改編電吉他。他在Newport音樂節上彈著電吉,最終這位歌神被底下的觀眾轟下台,他並不在乎。當年賈伯斯在拍蘋果廣告的時候,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突破你自己,那時候他說,他的典範是巴布狄倫。

為大家介紹今年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,也讓我們懷念美國美好價值的那個年代。

一個人要經歷多長的旅途
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
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
才能在沙灘上安眠
要多少的炮火
才能換來永久的和平
答案啊 我的朋友 飄散在風中
答案飄散在風中

1963年的「新港音樂節」,Bob Dylan受「民謠天后」瓊拜雅邀請,合唱「Blowing in The Wind」。22歲的純淨大男孩開始以沙啞的嗓音,憂煩多愁的簡潔詩意,撼動整個時代樂壇。

巴布狄倫,原名羅伯艾倫齊默曼,1941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,大學輟學在紐約格林威治村演唱,因為崇拜詩人狄倫湯瑪斯,改名巴布狄倫。64年他繼續參與「新港音樂節」,一把吉他、一副口琴,清新的歌聲,吐露出意象繁複森冷的世界。

然後帶我消失
穿過意識的層層煙圈
墜入霧氣籠罩的時光廢墟
穿越結凍的寒葉
遠離陰森悚慄的樹林
來到多風的沙灘
遙遙隔開瘋狂憂愁的曲折邊界
是的 在鑽石的天空下起舞
一隻手自在地揮灑
側影伴隨著海水
身子被一圈圈沙子圍繞
帶著一切記憶與命運
深潛到波浪之下
讓我忘卻今日 直到明天

嘿 鈴鼓先生 為我奏上一曲
我還不想睡 而且無處可歸
嘿 鈴鼓先生為我奏上一曲
在這叮噹響亮的早晨
讓我與你同去

記者問他,你是否曾經看著歌詞,想著自己怎會寫出這樣令人驚喜的音樂?
他回答,以前會,現在不會了。我不知道我怎麼寫出來的。
記者問,什麼叫做不知如何寫出來的?
他說,那些早期的歌詞,幾乎是魔幻般寫成的。
(歌詞)
黑暗出現在正午,銀匙也得出陰影
手製的刀刃,孩童的氣球
日蝕與月蝕並行
你了解的太早,嘗試並無意義

狄倫的「Blowing in The Wind」,幾乎被視為反戰抗議運動的聖歌,其實這並非他21歲創作時的初衷。自傳中多次強調,受夠了被神化為「反叛的老大」、「抗議的祭司」,說自己只是音樂人,但歌曲衍生的社會和文化意涵,早已遠超過他能掌控。

1965年初,狄倫推出單曲地下鄉愁藍調(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),揚棄口琴木吉他的民謠編曲,改用搖滾樂團伴奏,成為首支打入排行榜前40名的歌曲。

1965年7月25號的新港音樂節,他第一次使用電吉他,在觀眾的掌聲和噓聲中,演唱三首歌曲就被趕下台。這次表演被認為是狄倫從民謠轉向搖滾樂的轉捩點。同年發行第一張搖滾專輯《重訪六十一號公路》(Highway 61 Revisited),其中的《像一塊滾石》(Like a Rolling Stone)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二名,英國排行榜第四名,「滾石」(Rolling Stone)雜誌將它列為狄倫最偉大的歌曲,當時不少民謠支持者卻始終視狄倫為叛徒。

許多音樂人都認為Bob Dylan僅僅這短短三年的創作,就足以在樂史上印刻下不朽的傳奇。他一生的事蹟,狄倫演唱會開場時的引言人,屢屢說明地如同墓誌銘般精鍊。

「各位先生女士,讓我們一起歡迎搖滾樂的桂冠詩人,六十年代次文化夢想的代言人,他逼民謠上了搖滾的床,在七十年代化過一臉濃妝,而後消失在藥物濫用的迷霧中,接著他信拜耶穌,八十年代末期,他被當成過氣角色,忽然在九十年代末,推出他最厲害的一些音樂作品。各位女士先生,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藝人,巴布狄倫。」

巴布狄倫贏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榮耀,11座葛萊美獎。2008年,獲頒普立茲特殊貢獻獎。

三年前自由作家在紐約時報撰文,如果說村上春樹值得一座諾貝爾文學獎,BoB Dylan以其優美的歌詞、恆常關懷的主題,以及長達半世紀的影響力,更值得敲開文學獎的大門。

剩下的事,大家都知道了。

「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,巴布狄倫,以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唱傳統中創造出新的詩意表現手法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和我們一起聽感人的追夢故事 掌握全球的趨勢脈動, 帶您一起看不可不知的世界大事。
《文茜的世界周報》官方粉絲頁。 TVBS 56台 週六21:00-22:00 文茜世界周報亞洲版(專家版) 22:00-23:00世界周報歐洲版(專家版)/周日21:00-22:00世界周報 22:00-23:00財經周報
View all posts